深圳配资门户网
今年以来,江阴市以规范执法、严格执法、柔性执法为核心抓手,稳步推进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,通过机制筑基、协同聚力、普法增效三大举措,全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高地,不断提升涉企行政执法新质效。
机制筑基,推进执法“三统”提标
一是统一执法主体,锻造专业执法队伍。江阴市充分发挥执法监督职能,推动各执法部门明确执法主体资格,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、亮证执法。通过制定“通用+专业”法律法规清单,定期组织住建、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执法人员开展专题培训、案例研讨和异地考察学习,累计举办“执法培训大学堂”“澄建法治讲堂”等培训活动45期。同时,强化作风效能建设,组织旁听庭审、案卷评查等活动,筑牢廉政防线。2024年以来,全市执法人员参训率达100%,执法队伍专业化水平显著提升。二是统一执法事项,厘清权责执法清单。司法局牵头梳理全市行政执法事项,编制并公开《江阴市行政执法事项清单》,涵盖行政处罚、行政检查、行政强制等多项权力事项,确保“清单之外无权力”。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同步建立,确保执法依据与时俱进。此外,司法局定期对清单执行情况进行督查,防止权力滥用或监管空白,为执法部门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。三是统一执法程序,夯实制度保障根基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(公示、全过程记录、法制审核),江阴市通过执法记录仪、电子卷宗管理系统、AI技术辅助执法办案等技术手段,实现执法全程留痕、可回溯管理。今年以来,全市共完成评查案卷326份,实现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。
协同聚力,深化执法“三化”提质
一是标准化引领,精准锚定执法重点。江阴市围绕安全生产、扬尘治理、农民工工资等民生重点领域,制定分级分类监管方案,明确执法标准和程序。通过定期开展执法回访,主动收集企业反馈,动态调整执法重点,显著提高执法精准度。二是智能化驱动,赋能执法效能提升。例如,江阴市依托“智慧住建”平台,推动建设工程施工远程可视化监管,实现“智慧工地”“智慧物业”等场景全覆盖。通过大数据分析,智能识别执法风险点,辅助执法人员快速响应。同时,搭建综合行政执法系统,实现案件流转、审批、公示全流程线上办理,大大提升执法效率。三是精细化发力,持续优化执法服务。江阴市分类制定处罚清单,明确从轻、减轻或不予处罚的情形,深入推行柔性执法,优化信用修复流程,主动对接企业,帮助修复信用记录,营造包容审慎的执法环境。今年以来各执法机关作出不予处罚决定134件,涉及金额970.06万元;减轻从轻处罚案件473件,涉及金额1098.888万元。
普法增效,延伸执法“三式”提能
一是“主题式”推进深圳配资门户网,确保普法常态长效。聚焦企业需求,打造“司小豚说法”品牌,推出普法专栏78期,围绕物业管理、安全生产等主题开展节点宣传活动。活动被省司法厅、“法润江苏”等平台报道。二是“沉浸式”融入,推动普法直观生动。联合行业协会开展执法标准化观摩活动,设置VR体验中心、学法体验馆等互动展区,让普法更接地气。三是“互动式”开展,促进普法多元创新。利用“法润暨阳”、“众智澄城”等新媒体平台推送典型案例,制作微视频、微动漫等法治文化作品,其中多部作品获省级奖项。执法人员在办案中同步释法说理,实现“执法一件、教育一片”的效果。(江司轩)
明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